PMC表格模型 01 :一维转二维

古哥计划
古哥计划

优秀创作者

全文约1300字

大家好,我是古老师。从今天开始,我将为大家介绍PMC在日常工作中所需的表格技能的基础建模。通过学习这些基础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工作场景。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复杂表格问题,实际上我们只需要组合和嵌套不同的基础模型就能找到解决方案。

例如,在工作中如果需要分析某产品的前10名销量,可以应用“筛选指定条件数据模型”与“保留指定数据列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我要分享的第一个基础模型是数据维度转换——即将一维的基础数据结构转换成二维展示结构,简称为“一维转二维”。这个模型能帮助我们将简单的数据集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维数据

为了实现一维数据到二维数据的高效转换,首先需要对原始的一维数据进行标准化定义。如果数据不符合以下标准,则需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转换为标准结构:

  1. 每个字段属性在每一列中必须唯一,不允许存在同一列内数字与文本等不同类型的混合情况;

  1. 数据集中不应包含合并单元格,因为这会妨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1. 数据应保持连续性,避免出现空列或空行;

  1. 每一列的数据都应当配有清晰的标题。

  1. 确保同一列内的所有数据项都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如全部为日期、数字或文本)

传统方法

对于使用较低版本表格软件的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函数来实现数据处理:去重、转置以及汇总求和(针对数值)或引用(确保无重复值)。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垂直方向(即行内)去除重复值并展示公式为:

=UNIQUE(B2:B1692)

水平方向(即列间)转换数据顺序的公式为:

=TRANSPOSE(UNIQUE(A2:A1692))

对于交错区域(即特定值的汇总),可以使用条件求和公式:

=SUMIFS(C:C, B:B, F2#, A:A, G1#)。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我们可以快速地将一维数据转换成二维数据格式进行展示。然而,这种方法在面对超过10,000行的数据时,可能会出现运算效率下降的情况,导致明显的延迟或“卡顿”。因此,建议这些用户考虑升级到更高版本的表格软件,以便利用更高效的聚合函数等高级功能来进行数据处理。

聚合函数

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表格软件后,新增加了聚合函数PIVOTBY,这使得我们可以更便捷地将一维数据转换为二维数据。以下是该函数的基础和中级用法:

基础用法:

=PIVOTBY(B1:B1692,A1:A1692,C1:C1692,SUM)

公式解释:

通过输入这四个基本参数,即可实现一键快速聚合:

参数1(行参数):B列,用于对编码进行去重;

参数2(列参数):A列,用于对仓位进行去重;

参数3(值参数):C列,指定需要聚合求和的数量;

参数4(函数参数):SUM,表示对数据进行汇总求和。

中级用法:

为了进一步控制数据范围,比如只汇总大于0的数据且不显示行列总计,可以调整函数如下::

=PIVOTBY(B1:B1692,A1:A1692,C1:C1692,SUM,,0,,0,,C1:C1692>0)

公式解释:

前面4参数和基础用法一致;

参数中的0或空:代表不显示标头或总计

最后一个参数:代表筛选C列数据大于0

前四个参数与基础用法相同;

使用0或空值来指示不显示标头或总计;

最后一个参数是一个筛选条件,即仅当C列中的数据大于0时才包含这些数据。

通过使用PIVOTBY聚合函数,可以高效地完成PMC的基础模型之一——“一维转二维”的快速转换。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古老师强烈推荐此方法给所有用户。

山东省
浏览 37
收藏
4
分享
4 +1
1
+1
全部评论 1
 
亂雲飛渡
点赞学习
· 广东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