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追欠料!WPS表格实战MRP欠料计算-22

古哥计划
古哥计划

优秀创作者

在昨天的操作手册介绍中,我们对工作表9到工作表11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别为一维计划,也MPS一维计划分解,以及分解后的一维欠料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在查询欠料中如何按生产任务、按生产日期、按子件进行多维度查询。

今天重点介绍工作表13到工作表14,一维供需分析与二维欠料相关工作表的操作手册;

一维供需分析

设计目的:工作表13“一维供需分析”是对基于MPS主生产计划所分解出的子件进行供需匹配分析的结果。该表通过汇总所有子件的总需求量,并与当前库存进行对比,计算出各子件的供需差额,为后续物料调度和生产安排提供数据支持。

运算逻辑:

需求汇总:汇总所有生产任务中对应子件的总需求量;

库存匹配:匹配该子件当前的可用库存数量;

差额计算:用总需求减去可用库存,得出供需差额。

结果解读:

负数:表示该子件存在短缺,需进一步安排采购或调整生产计划;

正数:表示该子件有富余库存,可用于其他任务或后续计划;

0: 表示供需平衡,刚好满足需求。

附加信息:

该表还新增了“关联生产任务数”字段,用于统计每个子件涉及的生产任务数量。不同的数值代表该子件被用于不同数量的生产任务。例如,数字“2”表示该子件将出现在两张不同的生产任务中,有助于分析物料的复用频率和调度优先级。

二维欠料

设计逻辑与目的:

工作表14“二维欠料”旨在通过汇总子件需求,并以二维表格形式按日期展示具体的欠料信息。该表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帮助PMC生产计划员更直观地跟踪和判断物料短缺情况,从而快速做出相应的调整决策。

数据结构:

垂直方向:子件编码;

水平方向:日期;

交错区:对应的欠料信息(仅显示供需运算结果为短缺的数据)。

这种布局方式使得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子件在不同日期的具体欠料状况,便于精确分析和快速响应。

与“一维供需分析”的区别:

汇总方式:“一维供需分析”侧重于总体汇总各子件的需求与库存匹配情况,提供一个综合视图;而“二维欠料”则专注于展示每个子件在特定日期上的具体欠料信息。

维度差异:“一维供需分析”主要从总量角度出发,关注子件的整体供需状态;“二维欠料”则增加了时间维度(即日期),并通过子件编码加日期的方式细化了数据展示,使其更为精细和具体。

应用价值:

二维显示方式提供了更精细化的视角,方便PMC生产计划员迅速定位到具体的子件及其对应的欠料日期,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如重新安排生产计划或加快采购流程,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最后总结

从工作表1到工作表14,我们详细说明了每一张工作表的设计逻辑及操作手册。在整个工作簿中,各个工作表的功能各具特色且相互关联,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的有效性。

特别注意事项:

人工录入与自动更新的区别:

包含“输入”的工作表:这些工作表需要人工定期更新信息。例如,“MPS输入”和“BOM输入”等表格,要求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手动录入或调整数据。

不包含“输入”的工作表:这些工作表中的内容由公式自动生成,并通常使用动态数组实现自动扩展。这意味着一旦基础数据发生变化,相关联的工作表会自动更新,无需人工干涉。

数据流管理:

输入(数据录入):指需要人工维护的数据输入部分,如生产任务、物料清单等基础数据的录入;

输出(公式计算结果):则是基于输入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用于展示、分析及其他高级应用。例如,“一维欠料计算”和“二维欠料”等表单展示了详细的欠料情况,为后续的生产计划调整提供了依据。

浙江省
浏览 331
收藏
2
分享
2 +1
1
+1
全部评论 1
 
亂雲飛渡
点赞学习
· 广东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