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表格:自动日排程齐套率提醒
优秀创作者
昨天我们完成了系列文章中第21章的内容:在完成订单级齐套分析后,进一步切换至“物料维度”进行全局分析,首先基于“MRP净需求分解明细”生成统计表,筛选“子件编码非空”的数据,按“子件编码+子件名称”分组,并对“毛需求”求和,实现同一物料的去重汇总与总需计算;随后创建“现存量”查找引用字段,通过“子件编码=子件编码”从库存表中精准匹配各物料的当前可用库存;
接着新增“净需求”公式字段,用于量化供需差额,并进一步创建“需求判断”字段,利用公式将数值结果转化为直观的状态标签;最后复制视图并命名为“按需求分组”,按“需求判断”进行三级分组(不足、刚好、满足),并在组内按“净需求”升序排列,确保缺料最严重的物料优先暴露。至此,系统实现了从订单到子件、从数据到决策的完整闭环,为采购计划制定与库存风险管控提供了清晰、高效、可操作的分析视图。
预计开工日期
在“MRP净需求分解明细”数据表中,每张订单的开工时间以精确时间戳(含时、分、秒)记录,例如 2025-09-25 08:30:00。虽然该格式适用于排程精度控制,但在进行按“日”维度的数据汇总(如“每日毛需求”“每日齐套率”)时,因时间部分的差异会导致同一日期的数据被拆分为多条,无法有效归集。
为解决此问题,需创建一个标准化的日期字段,将原始“开工时间”中的时分秒部分剥离,仅保留年、月、日信息,从而支持按自然日进行分组统计与趋势分析。
字段名称:预计开工日期
字段类型:公式字段
用途:将带时间的“开工时间”转换为纯日期格式,用于后续按日维度汇总与可视化分析
计算公式
=DATE(YEAR([@开工时间]),MONTH([@开工时间]),DAY([@开工时间]))
公式解释:
该公式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时间标准化:
YEAR([@开工时间]):提取开工时间的年份
MONTH([@开工时间]):提取开工时间的月份
DAY([@开工时间]):提取开工时间的日期
DATE(...):将上述三部分重新组合为标准日期格式(YYYY-MM-DD),时间部分自动归零为 00:00:00
示例:
原始值:2025-09-25 08:30:00 → 转换后:2025-09-25
原始值:2025-09-25 14:15:00 → 转换后:2025-09-25
→ 两者归为同一天,可在统计中合并计算
日订单统计
在完成“预计开工日期”字段的标准化处理后,系统已具备按自然日进行数据归集的基础。为进一步掌握生产计划的分布密度与节奏,需统计每日排程开工的订单数量,帮助生产计划部门评估每日工作负荷、协调资源分配,并为后续“日级齐套分析”提供分母基准。
为此,通过弹右键对“MRP净需求分解明细”数据表进行生成统计表的方式,对原始明细数据进行聚合汇总。并按以下进行配置:
数据范围:筛选子件编码不为空的数据
分类:预计开工字段
统计:销售订单字段,条件:去重计数
示例说明:
某日(如2025-09-20)有3张销售订单安排开工,每张订单展开后包含多个子件,在明细表中对应数十行记录。通过“销售订单去重计数”,系统自动识别并汇总为 1 天 = 3 个订单,真实反映当日生产任务量。。
日齐套率统计
在完成“日订单统计”后,我们已掌握每日排程的订单数量。为进一步评估每日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需深入分析这些订单的物料准备情况,计算“日齐套率”——即当日开工订单中,物料齐套(所有子件均不欠料)的比例。
该指标是衡量计划稳定性、供应链响应能力与生产连续性的关键KPI,帮助管理层快速判断“今天能不能按时开工”。
为准确计算日齐套率,需在“日齐套率”统计表中新增两个聚合字段,分别统计每日齐套订单数与存在欠料的订单数。
字段一:欠料订单数
统计字段:MRP净需求分解明细 表中的 欠料定义
统计方式:计数(Count)
统计条件:欠料定义 = "欠料"
说明:统计当日至少有一项子件缺料的订单数量(注:需确保按“销售订单”去重计数,避免因多子件重复累加)
字段二:齐套订单数
配置方式与“欠料订单数”一致,仅修改判断条件:
统计条件:欠料定义 = "不欠"
→ 表示该子件不缺料。但需注意:一个订单所有子件均为“不欠”才算“齐套”统计方式:计数
齐套统计字段:
配置相同,把统计条件欠料更改为齐套,也就是欠料定义等于齐套;
核心指标:日齐套率
在获取“齐套”与“欠料”数据后,创建公式字段,计算每日物料准备的整体水平。
继续创建一个公式字段并命名为“日齐套率”,录入公式:
=[@齐套]/([@齐套]+[@欠料])
计算出对应的日齐套率,某日共排产 10 个订单,其中 7 个订单物料齐套,3 个存在缺料日齐套率 = 7 / (7 + 3) = 70%
设计价值
快速评估计划可行性:齐套率 > 85% 可视为生产准备充分,低于 60% 需预警并干预
支持趋势分析:绘制“日齐套率”趋势图,识别周期性瓶颈或供应链波动
驱动跨部门协同:采购、仓储、生产可围绕该指标共同优化物料保障能力
后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设计以下方案:
可增加“部分齐套”状态,细化为“完全齐套”“部分可产”“无法投产”三类
可结合“线体”维度,分析各产线的日齐套率差异
可设置阈值告警:当连续3日齐套率 < 70%,自动触发升级提醒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