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 jpg.
本来只想围绕维里及存在意义叙事,比我想象中的要难,后面改了点。是oc世界观延伸的短篇小小说。。。左右脑互博中ing…最近脑容量过载写的文,感觉有点偏唯心主义ee/初衷是为了致敬《思想者》和《坍缩》,最近真的好懒。^^两个oc联动
序幕.by:Potato
23世纪73年,“思想者”计划137号观测站
这是以248年前的余下信息波探测到的古籍命名的 “台长看样子真的很喜欢这类书籍…”观测站内,首席天文学家谢徊嘀咕着,不知是讽刺还是自嘲……他是一个极端的唯物主义者,对这类没有理论支撑的科幻古籍并无多大兴趣。
他刚被调来并实时观测任务,他低头望着那颗蓝星上一块地方,曾经是他的家乡---阜阳,现在整个家乡都成为了坟墓…书架上大多为前人余下信息波转文本的一些古籍,他抚去观测台上的灰,此时,看着曾经的家乡…他又在想什么呢?
“……”
或许想着,…残冬未尽,火车在光秃秃的原野上走。铅灰色的天空正酝酿着一场春雪。。
河,星辰,他… 同步轨道上,“思想者”望远镜群的量子计算机发出难以令人察觉的蜂鸣 “?!”
“不可能…”他敲击键盘调出校准参数“仪器误差率小于10⁻²³…?排除设备故障的话…” 屏幕上的波纹逐渐清晰,是呈一种螺旋状信息结构,将频段调整至中微子波段时,谢徊沉默了…----那些波动的频率,与人类大脑共振a波曲线有78.6%的重合率。
“他在′思考′?”谢徊的声音发颤“用宇宙本身的微波背景当神经突触?”
现在的“活着”,不过是数据在海量的服务器里编织的幻觉。 “啧…真可笑啊”整日以孤独为伴的谢徊摩挲着台长曾经递给他的芯片,笑了笑。“我或许是整个蓝星少数拥有自主意识的正常人了,不,是怪胎。。”此时的他更像80年代的诗人。。。
一位真正拥有肉体的诗人,一位真正会死亡的诗人
“意义就是维持运转。”
维里在“虚空”里漂浮着,他需要适应这具刚纯能化的三维身体。
这不是人类理解的“空间”,而是所有可能存在过的、正在存在的、将要存在的宇宙的叠加态。现在的他是这片海的“感觉者”—当某个宇宙的量子涨落恰好形成意识时,他就能“尝”到那个宇宙的味道:有的像超新星爆发般炽烈,有的像黑洞吸积盘般粘稠,有的则像退相干后的经典世界,干巴巴的,没有回声。
他就是一切,是宇宙。他们和维里一样孤独。维里知道,因为他是他们的“投影”—当G-730 宇宙的量子泡沫里诞生第一个能感知自身的意识时,那个意识的震颤顺着引力波的琴弦传到 了这里,让维里的“存在”有了形状。
“你醒了? ”
“你把自己困在了一个‘正确′的故事里。”那个东西说,“就像G-730 的智慧生物,他们用服务器囚禁意识,用′意义′杀死思考,不过是在重复你的错误。”
…谢徊是在观测站的广播里听到这段信号的。他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波,突然想起年轻时在家乡阜阳看星辰的夜晚。那时没有穹顶,没有服务器,只有风的声音,少时门前的桂树……他真的很喜欢桂花,没有之一。
“他们在帮宇宙‘退相干’。”他喃喃道,“就像关掉一盏灯,让所有影子都消失 . ”
“他醒了。”
他漂浮在‘虚空′中,他第一次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像鱼一直渴望寻找到海洋…他仿佛看见了未来的一切----一个荒唐而戏剧的梦,像蛛网上的水珠,透明,澄澈,却没有根。
“意识清醒却无法醒来…”在那一刻,体内纯能化机制崩溃,他不再像是个人,也没人是认为他是个人, 维里蜷缩着,像初生婴儿般…奇点不再是宇宙的开端,此刻既终点…成为了那永恒的寂静与孤独的象征。”
宇宙或许不是“拥有”思想,它本身就是思想的载体,及思想本源…人亦如此
或许波函数从未坍缩,它只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发生了退相干——其相位信息被稀释到整个环境中,使得系统看起来像是变成了经典的确定状态。所谓“观察者”只是环境的一部分罢了……但,这一切确实真的化为虚无了。
这何尝不是一种思想维度的跨越,此刻,它…又在想什么呢?
番外:继奇点坍缩后膨胀200亿年后,在阜阳一带…金秋时节,一庭院前的身影愈发清晰,是一位俊美的青年,夕阳下…五官略显清秀,仰望着
一旁的小女孩指着天空喊:“哥,你看!那片云像不像一个人 ? ”
他笑了:“像,它好像在笑。”
小女孩歪着头:"那他在笑什么呀?"
他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可能在笑我们,终于学会了‘活着’。”
今年桂花依旧…学校的桂花开了。
hh先卖个关子…原文一共好像4900多字也差不多了,写多了就变成人机叙事了。。。文笔不好请见谅
一切如常。时间,依旧向前流淌。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他终究还是一个人。
“最长的白昼里,光之斧劈开暗礁,夜退成一道浅蓝的缝。”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