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表格:订单规模结构与产品贡献看板
优秀创作者
在完成第一张仪表盘《销售订单运营总览》的设计后,我们已全面构建了销售核心指标的可视化体系。该仪表盘通过统计数字组件与图表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关键业务数据的实时监控与趋势洞察,具体包括:
核心KPI汇总:累计订单数、服务客户总数、覆盖产品种类数、累计订单总额、本月及上月累计订单金额;
趋势分析图表:
柱状图:「月度订单量与客户活跃度对比」,直观呈现接单数量与新下单客户的动态关系;
折线图:「月度订单金额趋势」,反映整体营收波动情况。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数据分析维度,现启动第二张仪表盘的搭建工作——《订单规模结构与产品贡献分析》。本仪表盘将聚焦于订单体量分布与产品价值贡献两大主题,通过多维度聚合与可视化手段,揭示不同订单规模下的收入构成与产品表现特征,为资源倾斜、客户分级与产品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标题设计
在新建仪表盘后,首先进行标题区域的设计,以提升整体专业性与品牌识别度。具体操作如下:
设置仪表盘标题
点击顶部菜单栏中的「标题」按钮;在弹出的编辑框中输入标题名称:订单规模结构与产品贡献分析;设置字体大小为 “标题1”(即最大字号),确保标题醒目突出;将对齐方式设为 “居中”,使标题在页面中央对齐,增强视觉平衡感。
插入品牌标识(LOGO)
在标题左侧点击「插入图片」图标(📷);上传企业LOGO或代表形象图片(如人物头像、公司标志等);调整图片大小与位置,使其与标题形成协调布局,提升整体专业感与品牌归属感。:
统计数组
在完成仪表盘标题设计后,接下来配置“统计数字”组件,用于展示不同订单件数区间的订单金额汇总。本节以“0–1000件订单金额”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区间配置方式相同,仅需调整筛选条件即可。
添加统计数字组件:1.点击顶部菜单栏中的「+ 添加组件」;2.在组件面板中选择「其他」分类下的「统计数字」;3.将组件拖拽至仪表盘合适位置,并设置标题为:“0–1000件订单金额”。
进入组件设置界面,按以下步骤配置:
数据源:订单数量分布分析表;此表为前期生成的聚合统计表,已按“订单件数区间”完成分组汇总;
数据范围:启用“数据筛选”功能 用于限定只显示指定区间的记录筛选条件 字段:订单件数区间(件) → 条件:等于 → 值:0 - 1000
设置统计方式:选择「统计指定字段」模式;字段选择:订单总金额(元);聚合方式:求和;
其他区间的配置,只需要将筛选范围选择对应区间即可;
图表设计
饼图设计:各订单件数区间销售额占比
目的:直观展示各订单规模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构成,揭示收入来源的集中度与分布特征。
配置步骤:点击「+ 添加组件」→ 选择「图表」分类 → 点击「饼状图」;将其拖拽至仪表盘左侧区域,并设置标题为:“各订单件数区间销售额占比”。
设置数据源与字段
数据源:选择 销售订单需求明细表(或《订单数量分布分析表》
扇区分组:选择字段 订单件数区间(件);
扇区数值:选择字段 订单金额(元) → 聚合方式:求和;
排序依据:选择「按扇区数值」→ 排序方式:倒序(确保最大占比优先显示)。
若某区间占比远高于其他,说明存在明显的“头部效应”;结合客户画像可判断是否为“大客户驱动型”销售模式。
条形图设计:各订单件数区间销售额(万元)
目的:以绝对金额形式展示各订单规模的实际销售表现,便于横向比较与趋势判断。
添加组件点击「+ 添加组件」→ 选择「图表」分类 → 点击「条形图」;
拖拽至右侧区域,设置标题为:“各订单件数区间销售额(万元)”。
设置数据源与字段
数据源:销售订单需求明细表;
维度(纵轴):选择字段 订单件数区间(件);
类型:选择“横向条形图”(默认);
统计值(横轴):选择字段 订单金额(元) → 聚合方式:求和;
单位处理:在图表样式中设置“数值格式”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排序依据:选择「按横轴」→ 排序方式:降序,确保高金额区间位于顶部;
通过饼图与条形图的协同设计,本仪表盘成功实现了对订单规模结构的多角度透视:
饼图揭示“谁贡献最多”;
条形图展示“谁真正赚钱”;
两者结合,不仅提升了数据的可读性,也为销售策略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例如:
是否应加强中小客户开发?
是否需重点服务大单客户?
产品组合是否匹配市场需求?
未完待续……